“十三五”期间,江苏400万群众出棚进楼
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,也是“稳增长,促改革,调结构,惠民生”的重要内容。11月27日,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30.33万套(户),完成投资5460亿元,近400万群众出棚进楼。
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,棚户区改造历年来列为江苏高质量发展,基本公共服务,重要民生实事内容等强力推进,将简易结构房屋较多,房屋质量差,安全隐患大,使用功能不完善,基础设施落后,居住环境差的地段和区域列入棚改范围,并优先改造老城区脏乱差棚户区和城市危房。棚改中,征收补偿方案反复征求群众意见,群众接受和满意率达到90%以上的项目,方才启动实施。
完成国家下达的棚户区改造任务,资金落实是关键。顾小平介绍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229.4亿元,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7.8亿元;争取国家开发银行,农业发展银行低利率,中长期棚改政策性贷款3353.79亿元;发行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890.15亿元;通过商业银行贷款,发行企业债,公司债,中期票据等形式共融资1200亿元。
对于棚户区改造居民,江苏主要通过实物安置和货币化安置这两种方式进行安置,并由被拆迁居民根据自己意愿自主选择。省住建厅副厅长范信芳介绍,房价上涨压力大,商品住房供不应求的地区,棚改居民大都选择实物安置;房价上涨压力小,商品住房供应充裕的地区,棚改居民大都选择货币化安置。目前,全省棚改居民70%以上选择实物安置。
让百姓放心选择实物安置,江苏各地通过高标准设计,建设和配套力保安置住房质量品质不降低,南京,徐州等地安置住房先后获得了“鲁班奖”“扬子杯奖”“詹天佑奖”等荣誉。
“棚户区改造,不仅圆了困难群众的‘安居梦’,也改变了城市脏乱差的面貌,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。通过棚改腾空土地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教育,文化,医疗,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,供水,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,补齐了过去多年城市发展的短板。”顾小平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还将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,让更多百姓实现“住有宜居”。
南报融媒体记者 顾小萍
- 南京市委党校通报“十三五”新型智库建设情况2020.11.27
- 数说 | 这五年,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2020.11.11
- 创新驱动,奏响发展最强音——辉煌“十三五” 奋进新南京系列评论之一 2020.11.10
- 【大国小鲜@基层之治】这5年,为民生加分,为幸福加速2020.11.09
- 这5年,为民生加分,为幸福加速2020.11.09
- 5年“绣花”,绣出金陵新画卷2020.10.30
- 这幅新画卷,爱了!爱了!2020.10.29
- 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全球排名大幅跃升2020.10.28
- 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,运输服务提质增效降本——晒晒交通运输“十三五”成绩单2020.10.23
- 多部门晒“十三五”成绩单 出行账单里的小日子与大梦想2020.10.23